第295章
有一个人,比任何人都更适合去解决这个问题。
那就是钱东来。
他要的不是乌合之众,而是能上刀山下火海的袍泽。
第二天,当一辆印着市渔业机械厂鲜红大字的解放牌大卡车,发出巨大的轰鸣声,满载着崭新的,在阳光下泛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渔具和缆绳,开进石螺村那个破旧的船坞时,整个村子都轰动了。
钱东来和江海山看着那些比他们这辈子见过的任何渔具都要精良、都要结实的装备,也是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那钢丝缆绳,比大拇指还粗,那渔网,用的材料他们连见都没见过,坚韧无比。
林凡把事情的经过简单一说,钱东来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,终于露出了一丝深深的动容。
当天下午,钱东来一个人,一句话没说,离开了船坞。
他先是去了太平镇旁边一个叫三家村的小渔村。
村子很小,也很穷,住的都是些上了年纪、被大海夺走了某些东西的老渔民。
他走进村里一间最破旧的,用茅草和泥巴糊起来的屋子。
屋里,一个同样是独臂的老人,正坐在床边,默默地编着草鞋。
“老蝎子,我来了。”
钱东来站在门口,挡住了光,沙哑着开了口。
那个被称为老蝎子的独臂老人抬起头,看到是钱东来,有些惊讶。
“船长?你怎么来了?”
“出海。”
钱东来的回答,简单干脆,没有一个多余的字。
“去哪儿?”
老蝎子问,手里的动作没停。
“龙门海沟。”
老蝎子手里的动作,终于停了下来。
他沉默了许久,昏暗的屋子里,只有海风吹过茅草屋顶的呜咽声。
最后,他才缓缓地问道。
“船,还是那艘船吗?”
“是。”
“好。”
老蝎子站了起来,扔掉了手里编了一半的草鞋:“我跟你去。”
没有过多的言语,更没有问工钱和回报。
有些承诺,早在当年那场风暴里,就刻进了骨头里。
钱东来没耽搁,从江海山那儿出来,扭头就扎进了镇子更深的角落。
他先去了海边,那片乱糟糟的礁石滩上,咸腥的海风能把人的骨头缝都吹透。
一个用破油布和烂木板搭起来的棚子,在风里摇摇欲坠,棚子的主人是个瘸子,叫陈阿瘸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